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、促進清潔能源發展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,我國全面實施以電代煤戰略,特別是農村電代煤采暖工作,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,探索了多種有效形式,取得了長足發展,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。近幾年,小型地源熱泵機組進入農村電代煤領域,在多個方面優勢明顯。
投資少,降低投資壓力。
相比電暖氣、碳晶板、空氣源熱泵等電代煤形式,地源熱泵投資是高的,但地源熱泵的中標價格適中,沒有超出財政承受范圍,并且財政補貼大頭,資金分幾年結清,有中央資金、地方資金共同托底,政府的資金壓力不大。群眾繳納小頭,所占比例低,群眾非常認可也完全能夠承受。一次投入長期受益,無后顧之憂,地源熱泵機組為電代煤發展拓展了應用空間。
運行省,減輕群眾負擔。
一般來講地源熱泵消耗1kWh的能量,用戶可以得到4.4kWh以上的熱量或冷量,地源熱泵運行費用低、節能節電,相比其它電代煤形式,優勢非常明顯。在河北等地的推廣應用中,也確實體現出地源熱泵的這種優勢,群眾接受地源熱泵的越來越多,使用地源熱泵的普遍滿意,在電代煤多種形式的選擇時,選擇使用地源熱泵的越來越多,從河北幾個地方地源熱泵政府采購數量、群眾選擇地源熱泵的比例上可以明顯看出這一趨勢。群眾認可就是電代煤形式的佳選擇。
用電少,降低電網負荷。
電代煤每增加一戶,就意味著增用電負荷的增長,就一個縣、一個地區、一個省來講,用電負荷壓力是巨大的。本來冬季就是用電高峰,再加上電代煤用電,整個電網不堪負重。近兩年的實踐也充分說明,用地源熱泵采暖節電效果非常明顯,比其它形式的電代煤可以節電30%—40%,用電負荷明顯降低,也減少電網改造的投入。
故障低,后期維護簡單。
地源熱泵故障少,這是業內的共識。這種小型的地源熱泵設計簡捷,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裝在室內,避免了室外的惡劣氣候的影響,更加耐久、更加可靠。主機設計使用使用壽命20年—25年,個別配件使用壽命可達50年。自地源熱泵在我國普及以來,已經得到了時間檢驗。
系統精,操作安裝方便。
系統采取智能化控制,操作非常簡單,可以象普通空調一樣,用遙控器設定好室內溫度,系統即可自動運行。機組的壓縮機、換熱器、水泵等主要部件高度集成,設計緊湊,占用面積小;只需打一口120米的地埋管孔,即可滿足一般家庭的熱量需求,施工非常簡單;地埋管采用專利防凍技術,絕無凍裂風險;機組采用壁掛式,安裝要求低,只需連接地埋管與用戶端即可調試運行。
地源熱泵在農村電代煤改造中優勢明顯,隨著政府推動、各方助力,地源熱泵一定會得到推廣普及,成為電代煤發展的新方向。